恆傳法師今天要和大家分享如何回向?恆傳法師分享一個故事,讓大家持咒能更有信心。
清朝有一個人名字叫做崇德,他聽聞大悲咒後,從來沒有間斷地持咒,對大悲咒非常有信心,他本身是一位珠寶商,有一天他到外面採買珠寶,因為時間太晚,他就去住外面的旅店,不幸地,這家旅店是黑店,老闆都在做謀財害命的事情,只要是有錢人入住,都會被他殺害謀取錢財。崇德的因緣很特別,當老闆拿刀準備要去房間殺他時,樓下正好有人來敲門,老闆下樓開門問,你來做什麼,他說我來找一位朋友叫做崇德,我是他的朋友,叫做豆酥朋,老闆回答,他已經睡覺了,麻煩明天早上再來找他。老闆準備上樓要殺人,樓下又有人來敲門,老闆一樣請他明天再來,這樣來來回回,跑上跑下,很快就天亮了。早上崇德和老闆打招呼,便告訴他有兩位朋友來找他,一位叫做豆酥朋,一位叫做阿逝孕,他說這兩位是菩薩顯靈,大悲咒裡面的兩個菩薩,老闆一聽到,手上的刀就掉下來,馬上跪下來懺悔,我本來想要殺你,謀取珠寶,這兩位敲門,讓我無法得逞。所以我們要常持大悲咒。
持誦大悲咒要發願及回向?持咒發願很重要,這樣就和觀音菩薩的願力相應,心道法師說每天持咒一定要回向,因為觀音菩薩是千處祈求千處應,大悲閉關主要回向地球平安,一切災劫消除,不做個人回向。我們要如何發願?發願的意義是什麼?
恆傳法師分享「感恩拐棍三昧」的故事,有一位老人,他有五個孩子,這五個孩子不理他,老人就孤孤單單拿著拐杖到處流浪。有一天,他遇到佛,問佛說~我要怎麼改變我的命運?佛就問老人,您會感恩嗎?老人問佛,要如何感恩?你有沒有感恩你手上的拐杖,你遇到惡狗可以用拐杖趕走他,您身體疲憊時,這拐杖可以讓您撐住,您想睡覺時,可以當您的依靠,您現在開始感恩您的拐杖,您就可以改變您的命運。老人開始學習感恩,感恩拐杖,進而學習感恩身邊所有的人事物,每天不斷地說感恩…..感恩…,也成就了感恩拐杖三昧。
他今天能得到幸福,因為他的內心充滿滿滿的能量,讓他身心都轉化,這一切都是佛陀教他的。後來老人走到佛開示的地方,佛陀就介紹他來宣說,他如何感恩佛陀及柺杖的因緣,結果被五個孩子聽到,淚流滿面,爭先恐後要把父親接回家住。
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,感恩可以改變命運,所以我們要時時感恩菩薩,感恩一切的善知識,感恩師父,感恩身邊所有的人,越感恩,你就越富有,越滿足。今天我們有這樣的因緣,參加大悲線上共修,除了感恩外,大家一定要持續精進,直至成佛,永不退轉。
2021年-靈鷲山大悲閉關-晨間開示
靈鷲山有六項生活原則,和大家分享三好五德~口好、身好及意好。
●身好就是不殺、不盜、不淫。
●口好就是不妄語、不綺語、不惡口、不兩舌。
●意好就是不貪、不嗔,不癡。
接下來就是五德~正面、積極、樂觀、愛心、願力。身為三寶弟子,隨時要保持正面的心情,我們今生所受的就是過去所做的,當我們不受好報的時候,我們要很歡喜說是消業,修道人不可以有報復的心理。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樂觀,只要還有一口氣在,就是最大的福報;愛心是生命的潤滑劑,有愛心的人,處處都在想,我還可以為別人做什麼,所以生活不會枯燥無味。願力,所有的諸佛菩薩,都是靠願力成就的,我們現在持咒也是靠願力來圓滿。
恆傳法師分享「老僧曬香菇」的故事,有位日本僧人叫做道元禪師,他到中國來學習禪法,有一天他看到有一位老和尚在烈日下曬香菇,老和尚汗水直流,道元禪師非常不捨,他跟老和尚說讓僧人來做,老和尚回答說,他不是我,道元禪師離開了一下,又問老和尚,我來為你服務,結果老和尚說更待何時,道元禪師想了老和尚的話,慢慢體悟出,他不是我是指,我這個肉身不是我們本來面目,更待何時是指修行是很無常的,我們隨時隨地都要去修道,等到因緣沒有,什麼都不能做。所以不管是三好五德,我們要即時把自己的三業做好,把五德修持圓滿。
2021年-靈鷲山大悲閉關-晨間開示
恆傳法師分享「墓魄太子的故事」,印度有一個太子叫做墓魄,他是一個非常奇異的太子,他一出生就知道他過去生的因緣,有宿命通的太子,非常有智慧和慈心的太子。從小就受到人民的愛戴。太子到了十三歲突然又癡又聾又啞,不說話,大家就很緊張,後來就找了一個會占相的波羅門,他就跟國王皇后說這個是不吉祥之物,最好讓他趕快活埋,趕快死。國王和皇后很痛苦,就召集所有大臣一起來討論,大家都覺得太子是不吉祥之物,要趕快活埋,其實整個過程太子是裝聾作啞的,太子也跟著去,到了河邊就讓自己沐浴清淨,他如果不說出真相,這樣會害了很多人,就跑到挖洞的地方問工人,你們為什麼要挖洞,因為我們要活埋太子,你們知道我就是太子,他們看到太子會講話,就很開心,就衝回去和國王皇后稟報,趕快把太子接回家,當時要活埋他的臣子都跟他伏罪,太子跟他們說沒關係,他說我因為過去生的口業,他前世為招待鄰國國王殺了很多眾生,他知道這是他的宿世,為了愛面子,才造了很多惡業。太子告訴國王皇后他想要好好修道,他更謹慎口業及對待一切人民,起心動念引以為鑑。
我們在持誦大悲咒時,我們在口誦的時候,我們口業非常重要,我們的嘴巴可以讚嘆佛陀及三寶,也可以毀掉一切,我們持咒要利益一切眾生,我們一定要清淨口業。口業清淨之前,要清淨我們的意業,要隨時攝心攝念,來洞察我們的身口意業。
2021年-靈鷲山大悲閉關-晨間開示
恆傳法師分享「干擾比丘的樹神與眾生」的故事,我們知道印度就有夏安居,為什麼要夏安居?因為夏安居期間是雨季,會有很蟲蟻跑出來,如果出家人出去托缽,會踏死很多蟲,也容易招人家譏嫌,世人認為出家人以慈悲為懷,為了托缽踏死很多蟲蟻,後來佛陀就制訂夏安居三個月,夏安居後,佛陀就要弟子去森林禪修,他們依照佛陀指示禪修,做很得力,很安定,該地方磁場和能量就很強。後來沒想到讓一些樹神和山神很不開心,心裡產生瞋恨,占據我的地盤,能量如此強,讓我無法安住在樹上。他們就想盡辦法,要來打亂比丘打坐,讓他們無法好好打坐。最後他們回去請教佛陀,是否可以換地方打坐,佛陀說你們不要換了,我給你們ㄧ個武器,這個武器就是慈心,對待森林的一切眾生,後來他們回到森林打坐,所有樹神、山神都得到那份安祥、安定、安穩的,大家共榮共處的相處。
所以我們要發出慈悲心,當我持誦大悲咒的能量,家人都可以得到慈悲祝福,所以大悲咒不但可以利益自己,也可以利益他人。
2021年-靈鷲山大悲閉關-晨間開示
我們今世值遇如此殊勝的大悲咒,是我們過去生就種了非常大的善根,恆傳法師也分享了「天人壽盡墮馬腹」的故事,有一位天人,他察覺到他五衰相現,他很擔心福報享盡後,他會去哪裡?如果到三惡道,要受到極大的苦,又不能修行。他突然想道只有智慧的佛陀,才能開示他該如何做,於是他請佛陀開示,只有人才可以遠離三惡道苦、人才可以修道,了脫生死,利益一切眾生。佛陀說我們來看你下一生會去哪裡,佛陀看到一匹即將生產的母馬,他的主人正在做陶坯,因為小馬很難生,母馬亂踢亂撞,就把陶坯撞壞了,主人很生氣拿木棒,就往母馬的肚子打,結果母馬和腹中的小馬就死掉了。佛陀告訴天人,你原本要投生到馬,變成一隻馬,因為剛剛你想要出離,想要修道,利益一切眾生,所以你的因緣就在當下轉化,所以我要好好把握難得人身,好好修道出離,最後成道,廣利一切有情眾生。
2021年-靈鷲山大悲閉關-晨間開示
恆傳法師分享「如果還有明天」佛典故事,有一天閻羅王問所有獄卒,現在地獄眾生怎麼少這麼多?大家就想盡辦法來招攬,牛頭就回答閻羅王說,這裡沒有天堂只有地獄,大家就會做壞事來到地獄。延羅王搖頭說他很不滿意這個答案。馬面接著說,告訴大家這裡沒有地獄,大家就會做壞事,閻羅王一樣不滿意。突然有一個獄卒說,我要告訴世間人還有明天,因為世間人很容易懈怠,他們還有明天、又有明天,一直懈怠,不斷地懈怠,他們就容易來到地獄。
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,我們持咒不能懈怠,一定要今日事今日畢。另外,大悲咒念多,我們的柔軟心會增上,讓我們很多事情可以無往不利,能夠圓滿一切世間跟出世間的一些善業功德。
2021年-靈鷲山大悲閉關-晨間開示
恆傳法師分享「專注聽法的阿難尊者」故事,佛陀非常的慈悲,他每次說法都可以攝受弟子,很多弟子聽到佛陀的開示,就可以證得初果、二果、三果,乃至阿羅漢果位。佛陀的弟子阿難尊者,他是多聞第一,有次阿難尊者背上長了一個爛瘡,就請神醫(叫做耆婆),神醫要在阿難尊者背上動刀,因為很痛所以一直沒動刀,有次請示佛陀,佛陀說,我來跟阿難尊者講法,你就可以動刀了。因為阿難尊者聽法都是一心一意,很專心聽佛開示,在聽佛的過程中,耆婆已經把背上的爛瘡處理掉了。佛陀問阿難尊者,你有沒有覺得背上會痛?阿難尊者回答,沒有異樣。
這故事給我們的啟發,專注力可以超越一切,阿難尊者聽法的當下,已經超越時空、沒有自我和時間。如果我們能像阿難尊者一樣一心一意的持咒,你每持的每一遍咒的功德力是不可思議的。
2021年-靈鷲山大悲閉關-晨間開示
心道法師說只要持誦大悲咒,為何就可以清淨八識田中的種子?因為我們在持大悲咒的過程中,我們的心是無染在大悲咒十心上,所以可將八識田裡的清淨跟雜亂的種子都轉換成清淨的種子,轉換成清淨的種子有什麼好處?我們都知道過去生所做的今生受,當我們轉換成清境種子,我們這一期的生命,碰到任何因緣,都能用清淨心、慈悲心的因緣來看待,即使會讓我們生起煩惱跟痛苦的因緣,我們的心念也會改變,識心改變,所看到得一切境,就不再成為我們的障礙跟煩惱。持誦大悲咒功德如此大,要如何轉化?
最重要我們要發願,持咒的過程中,一定要清楚專注,恆傳法師也分享「專注」的故事,水陸法會是寶誌禪師召集百位僧眾一起完成的,寶誌禪師也常到宮殿為梁武帝說法,有一天梁武帝為了招待寶誌禪師,特別準備歌舞娼妓給寶誌禪師聽,表演完就問寶誌禪師好不好看、好不好聽?寶誌禪師回答不知道,梁武帝說你怎麼不知道,你就坐在我旁邊,你為什麼都不知道,寶誌禪師說他專注在我自己的行持裡面,我不知道他們在唱什麼,後來梁武帝很不相信寶誌禪師所說的,如果你不相信,你現在到監獄裡面,去找一個即將要處死的犯人,你要他頭上頂一碗油,只要油滴出來,你的頭就落地,你旁邊安排很多唱歌、跳舞,吵鬧聲音,來干擾這個犯人,你問他聽到什麼?結果這位即將處死的人,他一心繫念著頭上頂的油,他非常專注的從城門走到皇宮,不敢分心,結果一滴油都沒有漏出來,梁武帝問他,這中間他聽到什麼聲音,他說我什麼都沒有聽到,也沒看到。後來梁武帝才相信寶誌禪師的話。
我們持誦大悲咒要像犯人一樣專注,否則很難成就,每一遍大悲咒,我深信它的功德力是非常殊勝。
2021年-靈鷲山大悲閉關-晨間開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