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悲十心就是大悲的相貌,大悲十心分別是大慈悲心、平等心、無為心、無染著心、空觀心、恭敬心、卑下心、無雜亂心、無見取心、無上菩提心。
般若就是智慧,心道法師一直勉勵弟子要觀照般若,觀照心性和覺性,讓心隨時安住在本有的覺性上,才能自如自在,不被境所轉,若沒有空性智慧時,將被一切話語所轉,被一切感受所轉,如果不用般若來觀照,就會沒完沒了。
靈鷲山是慈悲與禪的道場,禪定就是制心一處,也就是專注,攝心一境,心要如何進入禪定?心不攀緣一切。心道法師說禪修最大的禍害就是攀緣和執著,如果能在禪定上得力,下功夫,首先要萬緣放下,第二個就是安住在法門,要如何安住?
心道法師開示,精進是做對的事情,努力持續完成該做的事情,精進是不懈怠,要如何不懈怠,時時安住在心性上,不斷地觀照。修行裡有四個字,淨念相續,如何在修持上淨念相續?
忍是心安住不動,辱是讓你不開心,產生煩惱,種種不如意,侮辱你。當被侮辱或者煩惱、不舒服的境界產生時,要如何自己的心安住不動,這就是忍辱。
大悲閉關為何要受持八關齋戒?戒就是一種保護,是種結界,保護身口意三業,不被煩惱侵腐,不被貪瞋癡所擾。《大悲心陀羅尼經》提到,三七日內受持八關齋戒,持誦大悲咒,用百種供物來供養,發廣大菩提心。
持誦大悲咒和六度有什麼關係?參加大悲閉關持誦大悲咒,是要把自己的生命時間佈施出來,是佈施度。持咒過程中要守護身口意三業,很多學員都要受持八關齋戒,關期中也要遵守規定,是持戒度。
六度是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及般若,般若也叫做智慧。心道法師說,六度是用來檢驗自己的修行品質,六度要先度自己,度到成為一個有正見正念的人。
五德是菩薩道引導大家達到願力,願力就是願成佛度眾生,為什麼要發願有願力?願力是目標方向,有願力會讓身口意三業有明確的目標,不會迷失方向,準確抵達彼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