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集法用法師帶領我們一窺華嚴世界的樣貌! 從華嚴經的三大重點,佛之果德及其剎土、菩薩知因地修行,以及善財童子訪善知識。也從上師的修行歷程,了解心道法師修行體證的華嚴世界。
由水陸法會的名稱,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,得知此法會的大悲周遍,威德無窮,能化解一切衝突、消弭一切災劫,是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示現。
悲願,作為自己普濟有情的深願。效仿觀音菩薩苦行,在塚間修大悲咒度亡魂,最後在觀世音菩薩成道日開創靈鷲山。
從平安禪法的源流與傳承,認識心道法師珍貴的平安禪法。禪就是覺的訓練,重點放在放鬆、專注、清楚。法師仔細的解說平安禪的四步驟,讓大家更加深刻的學習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的寂靜修法門。
靈鷲山四期教育各期的學習目標與內容,如何從心道法師的四期教育以教導行,來轉化思想,學習佛陀珍貴的法教,進而塑造自己圓滿成就的生命。
心道法師是如何從一名戰中的孤兒,發下無不成佛誓不休的宏願,成就如今莊嚴的觀音道場,常存法師在本集來帶我們了解心道法師與觀音菩薩的因緣。透由一則有趣的請法公案,簡單又深刻道出師父40年來修持觀音菩薩大悲咒的體證。
來自世界各地的靈鷲山師兄師姐們,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,彼此在菩薩道上互相學習,互相鼓勵。而究竟灌頂對我們的意義為何?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。
心道法師說:「學佛不是想法,而是做法。目的是讓佛法的正知正見,融入行住坐臥的每個環節,內化成實修的養分。」 每個細節都是環扣到我們的心,用什麼心領受教法,最終受益的一定是自己。灌頂就是大家修行上很重要的開始!
心道法師在五十歲時對佛教未來的深刻思考,特別是對於保護緬甸佛教傳承的重要性,強調了佛教的教育和信仰在全世界所面臨的挑戰,並開展四期教育與創立世界宗教博物館,以確保佛教的持續發展。
深入探討大悲十心的涵義,並告訴我們如何運用大悲十心來持誦大悲咒。透過持誦大悲咒,我們能夠證悟靈性和空性,並擴展慈悲與智慧。